近日,由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传来喜讯,由公司申报的两项工法通过专家评审,获2023年安徽省省级工程建设工法,为企业科技创新再添新业绩。



建筑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此次公司申报的《沉井井底封底混凝土自动寻轨振捣施工工法》和子公司安徽绿厦智建申报的《承重围护一体化预制墙板生产制作施工工法》,其关键技术均达到省部级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两项工法是淮北市唯一获得通过的省部级工法,充分显示了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标志着公司的施工技术获得了业内省级建设主管部门高度认可,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工程履约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近年,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公司注重施工过程管控,通过不断的摸索、试验和创新运用,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掌握了关键技术及操作要点,同时收集了大量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和资料,促进了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了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仅2023年,公司科技工作者把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施工经验和方法进行整理,通过理论升华编写成了9项企业级工法,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申报集团公司“五小”成果12项,全年投入科研经费达2379万余元。此次两项省级工法成果的获得,为提高各公司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知名度,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工程建设公司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不断提高公司科研水平,用精细化的管理和先进的施工工艺诠释“工匠精神”,续写新型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审核:常亮亮;责编:孙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