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以来,山西、山东、云南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为复工复产的煤炭企业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特别是最近发生的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4.10”运输事故,山西同煤集团大唐塔山煤矿“4.14”冒顶事故,造成较大影响,教训十分深刻。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和山西同煤大唐塔山煤矿都是煤炭行业有名的先进矿井,也是淮北矿业集团对标学习的榜样。作为同行,我们感同身受,对兄弟煤矿发生安全事故,感到惋惜痛心,更要如芒在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矿区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4月10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议精神,深刻吸取兄弟单位事故教训,严防“三松一滑”,树牢“零死亡”理念,认真践行“严细实精”工作作风,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个战役,为集团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奠定安全基础。
抓安全要如履薄冰,善于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镜子”。“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凡事如此,安全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别人的事故就是前车之鉴,要把别人的事故当作“镜子”,在别人发生事故的环节上,照照自身哪些地方有类似的疏漏和失误,善于拿别人“亡羊”之教训,“补”自己工作之漏洞。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深刻反思,作为警示教育素材,成本也最低。要注重分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把自己摆进去、把单位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从思想认识、设计源头、技术装备、运输能力、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深刻反思、查缺补漏、举一反三。要着力解决规章制度与现场执行“两张皮”问题,认真检查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打通规章制度制定与执行的“通道”,切实解决制度执行“肠梗阻”。
抓安全要如临深渊,时刻严防“灰犀牛”“黑天鹅”事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来势凶猛、防控难度大、波及范围广,是典型的“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提防。对各类风险苗头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置若罔闻,要坚持把风险管控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前面。要坚持底线思维。“灰犀牛”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人们看见它在远处,却往往毫不在意,进一步说,就是缺乏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就是不能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牢牢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要提高防控能力。“黑天鹅”虽然难以预测,但只要我们牢固树立“防患于未然”的理念,进一步做实做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不断增强职工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意识,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管控,深入实施隐患排查、治理,既防“想得到”的大风险,也防“想不到”的小风险,切实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就能让“黑天鹅”飞不起,“灰犀牛”冲不动。
抓安全要如芒在背,严防“三松一滑”。“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必须时刻将安全生产摆在首位,常敲警钟、常抓不懈。严防思想松,思想上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矿区上下要时刻筑牢安全生产意识,并将之贯穿到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而是要确保“过得硬”;必须“慎之又慎”,避免“稍有不慎”。严防管理松,要继续扎实开展“学法规、强管理、抓落实”活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发现一个隐患就处理一个隐患,真正堵住“溃堤蚁穴”。严防纪律松,纪律是安全的保障。纪律松,事故生。要继续保持“百日安全会战”的好作风,做到“一声令下,执行到位”。严防质量滑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摆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标准化工作质量,使安全基石更加稳固、安全基础更加可靠。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安全是质量时代的首要指标”。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淮北矿业集团的质量时代,矿区上下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常怀安全之心、常想安全之责、常查安全之患、常思安全之策,进一步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真正筑牢防范事故的堤坝、防线,让安全成为一种工作习惯、管理方式。
【版权归淮北矿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